中华优秀徽商百强企业

湖北省守合同重信用企业

武汉轻轨公司介绍
来源: | 作者:bosslive | 发布时间: 2004-12-01 | 5048 次浏览 | 分享到:
​武汉市轨道交通有限公司的最新发展状况 

​武汉市轨道交通有限公司的最新发展状况 

​人力资源 

​工程进展 

​工程投资

​资金融通 

​项目招标

​项目审计

​安全生产

​质量控制

​前期工作

​运营准备 

​资源开发

​党群工作

​表先情况

武汉市轨道交通有限公司的最新发展状况 

武汉市轨道交通有限公司成立于2000年10月,主要承担武汉市轨道交通的建设、运营、管理及沿线资源开发,目前正在实施轨道交通一号线一期工程的建设。公司成立三年来,按照“确保质量、控制投资、按期竣工、创一流工程;建设运营、科学管理、培养队伍、建现代企业”的总的指导思想,扎实开展工作,各项工作稳步推进。轨道交通一号线一期工程建设进展顺利,已进入调试阶段,运营准备紧锣密鼓,资源开发开始启动,公司员工队伍不断壮大,组织机构、规章制度逐步健全,初步形成建设、运营、资源开发三位一体的管理模式。 
  
组织机构  
   
公司组建了董事会、监事会等法人治理机构,通过聘用组建了经营班子。公司董事会由6人组成,现任董事长刘玉华,公司经理层设总经理1人,副总经理4人,现任总经理张松新。借鉴先进城市发展轨道交通的经验,结合当前的主要任务,公司设立运营总部、资源开发总部两个事业总部及办公室、总工办、计划部、财务部、人事部、工程部、设备部、党群工作部等八个部室。
 
人力资源  
   
公司实行全员劳动合同制、岗位聘任制和岗位工资制。公司根据发展需要,逐步加大招聘工作力度,通过各种方式吸纳引进73人,其中社会招聘17人,应届大专院校毕业生12人,安置路桥转岗人员38人,安置退伍军人6人。截至2003年底,公司共有员工147人,其中企业管理人员31人,专业技术人员98人,研究生13人,大学本科72人,大学专科37人,其中30人具高级职称,38人具中级职称。
  
工程进展  
   
截至2003年底,一号线一期工程全线土建工程完工,轨道工程、隔声屏及外挂板工程完工,全线实现电通,首列车辆于2003年11月27日顺利到汉,通信系统、BAS系统、自动扶梯、空调系统等设备单体调试完成,信号系统、FAS系统设备进入调试阶段。
  
工程投资  
   
一号线一期工程计划总投资 21.99亿元,至2003年底,累计完成投资15.3亿元,其中2001年完成投资42666万元,2002年完成投资50038万元,2003年完成投资57014万元。
  
资金融通  
   
截止2003年底,公司先后与建行、中国银行、商业银行、光大银行签订了2.7亿元贷款协议,与国家开发银行签订了一号线一期工程10.5亿元的借款合同,与中国进出口银行签订了28.94亿日元的外国政府贷款转贷协议,签订了4.5亿元的国债资金转贷协议。目前到位资金11.112亿元,累计支付一期工程、设备款10.73亿元,无拖欠施工单位工程款项。
  
一号线二期工程和二号线的资金融通开始启动。建设银行湖北省分行出具了16.69亿元贷款意向函,商业银行出具了2.2亿元贷款承诺函,国家开发银行出具轨道交通一号线二期工程贷款19亿元、二号线贷款97亿元的意向函,并签订了1.9亿元的软贷和14亿元的硬贷合同,为二期工程的实施提供资金保证。另外,公司还与中国银行办理了1.2亿元的授信额度协议,向市商业银行申请流动资金贷款1000万元,其中500万元用于二期工程前期准备。
  
项目招标  
   
公司在一期工程建设中全面执行招投标制度,前后共招标96次,累计完成投资15.3亿元,基本完成了勘测、设计、监理、土建施工、主要设备等项目的招标。
  
根据《中华人民共和国招投标法》和国家省市有关法律、法规,公司制定了《武汉市轨道交通一号线一期工程招标工作大纲》,在招标过程中,做到“三保密,两公开,一监督”,即:标底编制过程保密、评标名单保密和评标地点保密;标底开标现场公开、评标办法事先公开;评标全过程邀请市执法部门或公证机关全过程监督。同时,与合同中标单位签订反腐协议。
  
项目审计  
   
轨道交通一号线一期工程作为武汉市重点工程项目,接受武汉市审计局的长期跟踪审计。三年来,公司共接受国家审计署驻昆明特派办国债检查组、审计署驻武汉特派办国债检查组、市财政局联合检查组、武汉审计局等组织的7次检查,在检查中,检查组没有提出任何疑义,在工程财务管理、招投标方面还得到了检查组的充分肯定。
  
安全生产  
   
公司组建了安全生产领导小组,设立了安全生产管理部,配置两名专职安全员。公司经常邀请有关专家对施工单位、设备承包商、工程监理及公司员工进行安全生产教育,做到安全生产,警钟长鸣。工程、设备部门每月定期对施工单位进行安全生产文明施工检查评比,督促施工单位的安全生产专项资金落实到位,质检员、专职安全员、特种工持证上岗率100%,发现问题及时整改,奖优罚劣。加大安全生产投入,严格执行国家有关的法律法规和强制性标准,安全生产设施坚持“三同时”的原则。开展安全生产竞赛活动,在一期工程建设中,公司开展了比工程质量、比安全生产、比文明施工的“放心桥”、“文明桥”的竞赛活动,通过这项活动,全面检查各施工单位在工程质量、安全生产、文明施工等方面情况,有效地促进了工程质量的提高,规避了安全生产事故。
  
一期工程开工建设至今,未发生重大安全生产事故。公司多次荣获武汉市安全生产委员会授予的“安全生产先进单位” 称号,被武汉市市政工程安全监督站评为2003年度武汉市市政工程建设安全施工(管理)达标现场先进单位
  
质量控制  
   
公司建立了完善的质量保证体系,建立了公司领导、部门负责人、项目经理三级责任制,并严格督促施工单位完善项目质量管理责任制。施工期间,严把“方案关、材料关”,制定了方案不审批不准施工、原材料不是优质品牌不准进场等硬性规定。对质量问题,坚持“三不放过”的原则,组织质量专题会、现场会,将质量事故消除在萌芽中。按照国家基本建设的有关规定,充分发挥监理的作用,加强现场管理,邀请市政工程质量监督站派员现场监督执法,把社会监督和政府监督有效地结合起来,取得了施工近万立方混凝土和一万多吨钢材无质量事故、1800多根桩无三类桩的优异成绩。
  
前期工作  
   
一号线二期工程2003年完成投资394万元,预可行性研究报告已修改完成,客流预测报告通过评审,环境影响评价大纲通过国家环保局评审,项目建议书正上报国家发改委待批。二期工程线路和站场用地控制规划已通过武汉市规划局审批。二号线工程2003年完成投资287万元,预可研初步报告编制完成。
  
2003年10月29日至30日来自北京、上海、成都、武汉的专家组成的专家组对《武汉市城市快速轨道交通线网规划》进行了评审。11月-12月《武汉市城市快速轨道交通建设规划》编制完成。
  
运营准备  
   
2003年1月公司成立运营总部,总部下设综合部、车务部、维修部、技术安全部、车辆部、培训中心等部门。目前已完成《运营管理模式》、车务系统、维修系统等主要规章制度的编制。《武汉市轨道交通管理条例》已列入2004年市人大立法工作计划。
  
资源开发  
   
2003年元月,公司成立资源开发总部,总部下设综合部、房地产部、资源部、物业部等4个部门。2003年资源开发总部实现收入321万,与香港福鹰集团签订了车场租赁合同,大智门火车站按照“整旧如旧”的原则,于12月25日维修完工。
  
党群工作  
   
2002年9月3日公司成立党委,董事长刘玉华兼任党委书记, 11月6日,党群工作部成立,同年12月30日,公司团委成立。2003年1月21日,选举产生了工会委员和工会主席,成立公司工会,组建了工会小组。2003年4月,组建了4个基层党支部。公司党委狠抓党风廉政建设,加大反腐倡廉宣传教育工作力度, 2003年6月,结合“反腐倡廉宣传教育月”活动,公司开展了“十个一”系列反腐倡廉活动。同时,层层签订党风廉政建设责任状,建立并严格执行礼品登记上交制度。
  
表先情况  
   
2001年,公司荣获市建委授予的“安全生产管理先进单位”和“建设工作目标管理立功单位”及武汉市安全生产委员会授予的“安全生产先进单位” 称号;荣获江岸区车站街办事处授予的“计生工作目标管理优胜单位”荣誉称号。
  
2002年,获得武汉市政府授予的“市重点工程建设立功单位”、武汉市安全生产委员会授予的“安全生产先进单位”、市城投总公司授予的“先进单位”、“资产清查工作先进单位”和 “安全生产先进单位”及“江岸区最佳文明单位”称号,公司董事长刘玉华同志被评为“市重点工程建设先进个人”。
  
2003年,公司被武汉市市政工程安全监督站评为2003年度武汉市市政工程建设安全施工(管理)达标现场先进单位,获得武汉市政府授予的“市重点工程建设先进单位”称号,公司副总经理、总工程师姚春桥同志在全市“双比双争”活动中,荣获“十佳优秀共产党员”称号。

办公地址:武汉市东西湖区七雄路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 海峡创业城博士来大厦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 24-25楼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武汉市武昌区秦园路东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 原时光广场A座28楼

注册地址:武汉市东西湖区东西湖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大道5647号

电       :027-82630119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027-88066119

传       :027-83096700

电       bosslive119@126.com